是這樣滴,根據大陸捧油滴說法,貌似俺滴部落格被對岸河蟹鳥~~
真素太可怕滴杯具鳥!!
悲痛哀切之餘(其實是想轉移阿共仔ㄟ視線),決定跟大家分享幾首煮媳毛同志滴詩詞……
 
童鞋們不可以以貌取人,表看人家長那樣,可素灰藏油菜花滴!至少比 惱蔣油菜花!(挪抬以示尊敬)
 
對了,路過打醬油滴大陸童鞋請給俺留個言,罵人之際,表忘順便報一下所在區域,感激不盡。我好確認是不是只有他家電腦很和諧。
 
 
第一首自然要介紹被眾家穿越女、男用到快爛掉的名作──
 
〈沁園春.雪〉作於一九三六年二月
北國風光,千里冰封,萬里雪飄。
望長城內外,惟餘莽莽;
大河上下,頓失滔滔。
山舞銀蛇,原馳蠟象,
欲與天公試比高。
須晴日,
看紅妝素裹,
分外妖嬈。
 
江山如此多嬌,
引無數英雄競折腰。
惜秦皇漢武,略輸文采;
唐宗宋祖,稍遜風騷。
一代天驕,成吉思汗,
只識彎弓射大雕。
俱往矣,
數風流人物,
還看今朝。
 
話說在某水青王朝──
穿越女A:「靠!你抄襲我!」
穿越男B:「誰抄誰還說不定哪!」
穿越男C:「欸,大家都是老鄉,同胞何苦為難同胞……」
穿越女D:「426誰跟你同胞!倫家口素灣灣哩~四四你在哪?」
穿越男E:「口古月!都唔要吵啦!」(俺不太清楚口語寫法,請路過的香港童鞋指點一二)
在地男F:「吵屁啊!操你祖宗的!!」
穿越ABCDE齊聲道:「祖宗爺爺好!」
還沒出生滴毛煮媳:「……」(鬼話:老子都沒吭聲,小屁孩吵啥吵!)
 惱蔣(雖然米有介紹詞,可俺給你挪抬,跟鐵拳無敵國父 孫中山同等待遇唷^__<*):「……」(也是鬼話:你還算好勒,看現在那群本省外省阿豆仔雜交出來的碗糕,有誰還記得「毋忘在莒」、「莊敬自強,處變不驚」是本公的名言!)
 

〈沁園春.長沙〉作於一九二五年
獨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頭。
看萬山紅遍,層林盡染;
漫江碧透,百舸爭流。
鷹擊長空,魚翔淺底,
萬物霜天競自由。
悵寥廓,
問蒼茫大地,
誰主沉浮?
 
攜來百侶曾遊。
憶往昔崢嶸歲月稠。
恰同學少年,風華正茂;
書生意氣,揮斥方遒。
指點江山,激揚文字,
糞土當年萬戶侯,
曾記否?
到中流擊水,
浪遏飛舟?
 
「憶往昔崢嶸歲月稠。恰同學少年,風華正茂;書生意氣,揮斥方遒。指點江山,激揚文字,糞土當年萬戶侯,曾記否?到中流擊水,浪遏飛舟? 」特別喜歡這段,將少年特有的飛揚意氣與自信驕傲,刻劃得很深刻。然而卻也只是「憶往昔」罷了。大學畢業在即,想到將脫離學生身份,不免有些悵然……待出了社會、受了歷練後,恐怕再沒有「糞土當年萬戶侯」的氣魄吧……?此句原出白樸:「黃蘆岸白蘋渡口,綠楊堤紅蓼灘頭。雖無刎頸交,卻有忘機友。點秋江白鷺沙鷗。傲殺人間萬戶侯,不識字煙波釣叟。」──〈沈醉東風.漁夫〉
 
 
〈水調歌頭.游泳〉作於一九五六年六月
才飲長沙水,又食武昌魚。
萬里長江橫渡,極目楚天舒。
不管風吹浪打,勝似閒庭信步。
今日得寬餘,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
 
風檣動,龜蛇靜,起宏圖。
一橋飛架南北,天塹變通途。
更立西江石璧,截斷巫山雲雨,
高峽出平湖。
神女應無恙,當驚世界殊。
 
「念去去、千里煙波,暮靄沉沉楚天闊。」──柳永〈雨霖鈴〉
這次參加文藝營,收穫頗豐,暫且留待下次詳述。當時俺問了黃文成老師一個問題:「在現代環境的限制下,如何表現古典文學的意境?」因為俺始終覺得現代不同於古代,隨著時空的不同,某些意象很難去描摹……特別是處在台灣。每每讀著書中那些優美的詞句,腦中漸漸勾勒浮現出或優美或蒼涼的圖畫……掩卷憶古,不勝唏噓。念中文系就是這點不好,總是被殘酷的現實打醒。雖然也曾實地走訪過大陸,卻也只是徒添惆悵罷了……。在這樣的情形下,如果硬要去寫,反而顯得造作、不真實。比如有多少人能對著髒兮兮的大水溝詠歎道:「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纓;滄浪之水濁兮,可以濯吾足。」?看旁邊的人不把你當神經病才怪!老師當時是回答說(俺覺得他是側重在技巧層面啦,大概是俺表達得不好,話說在社交能力上,俺的表現幾乎等於零……尤其是在說話上,俺超不會說話的。囧):「要融入自身的感情,而不光只是套用。比如從《白蛇傳》可以聯想到雨的意象,雨的意象就可以延伸出很多啊,像是愛情之類……雨中相遇,雨中分手,雨中思念……」因為我是把詞選交的作業〈憶白蛇〉拿上去評,是賞析不算散文(話說我本來是想當新詩充數的,因為臨時掰不出作品= =),結構方面也組織得不好。對了,雖然散文不同於小說,但結構跟組織依舊非常重要!……話說除了字數外,誰能準確地分辨散文和小說啊?
俺覺得煮媳這闕詞將古典詩詞融入得恰到好處!正是活用與套用的區別。「不管風吹浪打,勝似閒庭信步。今日得寬餘,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 」裏頭的「子」不單指孔子,更是指自己。
 
 
七律《人民解放軍佔領南京》作於一九四九年四月
鐘山風雨起蒼黃,百萬雄師過大江。
虎踞龍蟠今勝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將剩勇追窮寇,不可沽名學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間正道是滄桑。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間正道是滄桑。」經典名句。現在很多人把它當情詩了(不曉得是不是受電影跟歌影響)話又說回來,想不到這首是作於打跑 惱蔣後……不知情的人如果光讀這兩句,會不會覺得他們兩個有那麼一點什麼什麼啊?(煮媳挑眉:你到底想說什麼?俺:光速逃)
「天若有情天亦老」出自李賀《金銅仙人辭漢歌》:「茂陵劉郎秋風客,夜聞馬嘶曉無跡。畫欄桂樹懸秋香,三十六宮土花碧。魏官牽車走千里,東關酸風射眸子。空將漢月出宮門,憶君情淚如鉛水。衰蘭送客咸陽道,天若有情天亦老。攜盤獨出月荒涼,渭城已遠聲波小。」順便補個豆知識:有人曾將「天若有情天亦老」作為上聯,可是卻一直找不到滿意的下聯;直到兩百多年後,宋朝的石曼卿才對出:「月如無恨月常圓」可見世上有許多事,總是可遇而不可求的。
 
 
〈虞美人.枕上〉作於一九二一年
堆來枕上愁何狀,江海翻波浪。
夜長天色總難明,寂寞披衣起坐數寒星。
 
曉來百念都灰燼,剩有離人影。
一鉤殘月向西流,對此不拋眼淚也無由。
 
這是煮媳難得的愛情詞。話說俺本來是理解作煮媳年邁,深夜偶然憶起過往(老人家失眠睡不著素正常滴!),想起大海對面那隻打不死的小強( 惱蔣:喂!),再難成寐,遂爬起來數著星星怨念。(煮媳:為啥扔了四十幾萬發砲彈都打不死你?光彈殼就夠把你砸沉了! 惱蔣嘿嘿笑:你打不到我~你打不到我~~你就是──打──不──到──我~~~老米在前頭幫我頂著呢!)後來發現年代不對,嘖!(毛、蔣:你嘖屁啊!)
俺不死心又跑去查了一下,關於煮媳的種馬風流史一概無視(煮媳:喂!)。不過還是讓俺驚喜地找到一段記載:「有傳言說:到了1973年,毛澤東已經八十高齡了,不知是為了懷舊,或者偶然『夜深忽夢少年事』,還是因為一些其他原因;在文革形勢最混亂、最嚴峻的時候,卻又意外地將這首〈虞美人.枕上〉連同那首〈賀新郎.別友〉一起,憑記憶寫下來,交給保健護士吳旭君抄正保存。這些事,當時外人是一無所知的。這首詞,在他老人家辭世以前,仍是雲遮霧障,難窺全豹。直到毛澤東逝世13年後的1989年,《湖南廣播電視報》才將這首詞透露出來。當時該報發表的原文是:『堆來枕上愁何狀,江海翻波浪。夜長天色總難明,無奈披衣起坐薄寒中; 曉來百念皆灰燼,倦極身無恁。一鉤殘月向西流,對此不拋眼淚也無由。 』」俺說後面會被改掉一定是因為太不河蟹了!有損煮媳榮光!(敏感詞雷達開啟:「嗶嗶嗶開始搜尋──」)「枕上」、「翻波浪」、「披衣」、「倦極」……嗚哇,難道米有人聯想到一些粉不CJ的畫面嗎?(煮媳:要不是你晚生幾十年,鐵定逮你去勞教! 惱蔣:你現在知道我的痛了吧?)「一鉤殘月向西流」化自李煜〈虞美人〉:「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浪淘沙.北戴河〉作於一九五四年夏
大雨落幽燕,白浪滔天,
秦皇島外打魚船,一片汪洋都不見,
知向誰邊?
 
往時越千年,魏武揮鞭,
東臨碣石有遺篇。
蕭瑟秋風今又是,
換了人間。
 
「知向誰邊」、「換了人間」都是讀來意境很美的詞句。話說當年俺本來想讀歷史系的──因為想挖曹操墓。不過偶像你也真夠折騰人,蓋了七十幾座墳墓(裏頭還不一定有真的),估計是挖多別人家的祖墳,怕自己的也被挖吧?要俺說,不如燒了乾淨。──結果沒上,唸了中文系,鎮日在故紙堆裡打滾,替古人文章挖坑。最近聽說河南安陽發現了曹操墓,雖不知是真是假,倒是了卻一樁心事。
 
 
〈念奴嬌.崑崙〉作於一九三五年十月
橫空出世,莽崑崙,
閱盡人間春色。
飛起玉龍三百萬,攪得周天寒徹。
夏日消融,江河橫溢,
人或為魚鱉。
千秋功罪,誰人曾與評說。
 
而今我謂崑崙,
不要這高,不要這多雪。
安得倚天抽寶劍,把汝裁為三截?
一截遺歐,一截贈美,一截還東國。
太平世界,環球同此涼熱。
 
「千秋功罪,誰人曾與評說。 」俺一直以為這句是形容雍正的(可見電視劇的影響有多大,太可怕了!)不過他自己也說對了,無論是他或 惱蔣,兩人的功過與否,至今仍無確切定論。大抵政治人物的命運都是如此吧。譬如曹操,譬如李世民,譬如雍正……
另、金老的「倚天劍」靈感難道是得之於此?
 
其實俺始終覺得煮媳詩詞裡的某些句子往往寫的比整首好,大概是戰爭的事從現在看,比較難融入吧……生活在這代的我們是幸福的。可是能將優美的古典詩詞融入當代紛亂的環境下,本身就很厲害了!哪像現在,要人寫一首詞都得絞盡腦汁,太直白不符合古典意味;太典雅又脫離現實……莫怪李白笑:「總為從前作詩苦。」另外像是其他作品中,比如《清平樂.蔣桂戰爭》裡的「灑向人間都是怨,一枕黃粱再現。」、《菩薩蠻.黃鶴樓》裡的:「黃鶴知何去,剩有遊人處。把酒酹滔滔,心潮逐浪高!」很有〈滄海一聲笑〉的氣氛。《清平樂.會昌》的上闕:「東方欲曉,莫道君行早。踏遍青山人未老,風景這邊獨好。」、《清平樂.六盤山》的:「天高雲淡,望斷南飛雁。不到長城非好漢,屈指行程兩萬。」、《滿江紅.和郭沫若同志》:「多少事,從來急;天地轉,光陰迫。一萬年太久,只爭朝夕。」末兩句也很有名。
其中最搞笑便是晚年所作《念奴嬌.鳥兒問答》:「還有吃的,土豆燒熟了,再加牛肉。不須放屁!試看天地翻覆。」看!煮媳是多麼滴有幽默感啊!!(煮媳:你以為拍馬屁就不用槍斃嗎?遲了!)
 
 
以下很糟糕,千萬慎入──
 
〈卜算子.詠梅〉作於一九六一年十二月,讀陸游《詠梅詞》,反其義而用之。
風雨送春歸,飛雪迎春到,
已是懸崖百丈冰,
猶有花枝俏。
 
俏也不爭春,只把春來報。
待到山花爛漫時,
她在叢中笑。
 
穿越到宋代,且攻略目標是陸美人滴童鞋們可以當成重點背一下。當陸美人吟出那首〈卜算子.詠梅〉時,或可與之應和,搞不好將成就千古美談。那樣煮媳地下有知也能含笑瞑目了。(煮媳:貌似我那時還沒生吧?)比起剛剛那個什麼兩百年還浪漫、還旖旎,這可是跨越千年的愛戀!(煮媳:我說你……那麼想把我跟男人送作堆嗎?難道這就是你的報復?真是太曲折、太無恥、太猥瑣了! 惱蔣:毛毛是我的!……你以為我會這麼說你就錯了!偏不稱你的意!!騷帥:把我拖出來做啥?SM鞭屍嗎?要就快點,唬城還等我回家吃飯哩!)
 
〈卜算子.詠梅〉 陸游
驛外斷橋邊,寂寞開無主。
已是黃昏獨自愁,
更著風和雨。

無意苦爭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塵,
只有香如故。
 
蒼茫暮色下,陸美人惆悵地對著滿樹梅花吟詩,此時:
 
女尊路線→穿越女G漫步走到他身旁,抬起他可人的小臉蛋,緩緩拭去那雨滴般晶瑩的淚珠兒,深情凝望著他比天上星子還澄澈的眼睛,輕輕吟出:「風雨送春歸,飛雪迎春到,已是懸崖百丈冰,猶有花枝俏。 俏也不爭春,只把春來報。待到山花爛漫時,他在叢中笑。」陸美人破涕為笑,如花嫣然燦燦。【攻略成功!】
 
煮媳路線→煮媳忽從身後偷襲,猿臂一伸,箍住陸美人緊實的小蠻腰,憑藉著身形上的優勢(抱歉,這點實在難以考證,請童鞋們高抬貴手鼻要鞭惹>u<),將他壓制在樹幹上。陸美人欲奮力掙扎,卻因氣力不足,終是掙離不開煮媳的魔爪,幾次脫逃未果後,他不禁絕望地垂下那優美如天鵝的修長脖頸,氣喘噓噓地任憑那人逼近……此時梅樹因受到兩人動作所致,劇烈搖晃下落花紛飛,雜著飛雪,片片飄落在兩人身上,猶如降下一場花雨……煮媳壞笑著傾身,注視在自己懷中與梅樹夾逼間顫抖的人兒,纖細的身軀如花嬌弱,彷彿只要稍稍一捏,就會輕易碎落在自己指掌中……思及此,他猛然攫住那蒼白微顫的唇瓣,用力啃咬吮吸,直到連同那人無血色的臉龐都染上胭然薄紅……察覺到對方眼眶含淚,明顯呼吸困難,煮媳輕笑著放過那被迫與自己糾纏起舞的可憐的丁香小舌,唇齒分離之際,豔紅唇間拉出一條曖昧銀絲……煮媳邪笑舔去。隨後一下下啄吻著那忙著喘息的小嘴兒,不安份的大掌乘危探入單薄衣下,四處遊走逗弄那敏感的身子……陸美人一震,喘息越發急促,微微瞇起的星眸泛著水光,可憐兮兮地望向那人……卻只換來更加殘酷的對待……完事後,煮媳抽身而退,冷漠看著衣衫破碎、雙手盡被縛在身後的美人頹然倒落,彷彿受盡摧殘即將凋零的花兒……瘦弱身軀,緋櫻朵朵;白嫩大腿上,猶殘留暗紅指痕,腿間緩緩淌下幾縷白液,混著淡淡瑰色,點點落在雪地,如白紙染上朱墨斑斑,再不復原先潔淨……煮媳彎下身,戲弄般地撩撥那因受捆綁而委靡蔫蔫的花莖(看不懂的不要問!)……直到重又生氣蓬勃,展現鮮嫩可口、盈盈欲滴(阿母!俺鍊詞的功力又進步鳥~)的動人姿態,嘴裏悠悠調笑道:「風雨送春歸,飛雪迎春到,已是懸崖百丈冰,猶有花枝翹。 翹也不爭春,只把春來報。待到山花爛漫時,它在叢中笑。」【調教成功!】
 
……看得懂最後一句的童鞋,你真是太糟糕了,請暫時不要跟俺說話!
 
 惱蔣:花枝?我還魷魚勒!
煮媳忙著吐血去了,沒工夫理會這邊。
陸游:汝語應何言?(翻譯:你們這的話是怎麼說的?)……躺著也中槍?其娘之(他媽的)!吾股之事與汝何關乎(干我屁事啊)?!
俺娘:老娘繳了四年學費讓你讀中文系,結果讀出這樣的東東?!走,回家打屁股!!
俺:娘啊!不要這麼殘忍,俺知道錯鳥~~~嗷嗷嗷──(慘呼回音)
 
 
《憶秦娥.婁山關》作於一九三五年二月
西風烈,長空雁叫霜晨月。
霜晨月,馬蹄聲碎,喇叭聲咽。
 
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
從頭越,蒼山如海,殘陽如血。
 
煮媳忍淚泣血:不要再穿越~不要再穿越~~不要再盜我的詞~~~(媽的不會自己寫啊?!)
 惱蔣:妖孽總算走了。可喜可賀、可喜可賀!以資紀念,全國放假一天!!
 
是日全民歡騰。
 
 
 
【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安安你好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