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與電影》通識報告已於今日繳交,連同前兩篇一起解鎖。網誌圖文版增修部份原稿。
 

 
《永恆之吻》Vitas
 
《在黑暗的河流上——讀越人歌之後》 席慕蓉
 
燈火燦爛 是怎樣美麗的夜晚
你微笑前來緩緩指引我渡向彼岸
(今夕何夕兮中搴洲流今日何日兮得與王子同舟)
 
那滿漲的潮汐
是我胸懷中滿漲起來的愛意
怎樣美麗而又慌亂的夜晚啊
請原諒我不得不用歌聲
向俯視著我的星空輕輕呼喚
 
星群聚集的天空 總不如
坐在船首的你光華奪目
我幾乎要錯認也可以擁有靠近的幸福
從卑微的角落遠遠仰望
水波蕩漾 無人能解我的悲傷
(蒙羞被好兮 不訾羞恥 心幾煩而不絕兮 得知王子)
 
所有的生命在陷身之前
不是不知道應該閃避應該逃離
可是在這樣美麗的夜晚裏啊
藏著一種渴望卻絕不容許
 
只求 只求能得到你目光流轉處
一瞬間的愛憐 從心到肌膚
我是飛蛾奔向炙熱的火焰
燃燒之後 必成灰燼
但是如果不肯燃燒 往後
我又能剩下些什麼呢 除了一顆
逐漸粗糙 逐漸碎裂
逐漸在塵埃中失去了光澤的心
 
我於是撲向烈火
撲向命運在暗處布下的誘惑
用我清越的歌 用我真摯的詩
用一個自小溫順羞怯的女子
一生中所能
為你準備的極致
 
在傳說裏他們喜歡加上美滿的結局
只有我才知道 隔著霧濕的蘆葦
我是怎樣目送著你漸漸遠去
(山有木兮木有枝 心悅君兮君不知)
 
當燈火逐盞熄滅 歌聲停歇
在黑暗的河流上被你所遺落了的一切
終於 只能成為
星空下被多少人靜靜傳誦著的
你的昔日 我的昨夜
 
 
席慕蓉所書附記:
 
《越人歌》相傳是中國第一首譯詩。鄂君子皙泛舟河中,打槳的越女愛慕他,用越語唱了一首歌,鄂君請人用楚語譯出,就是這一首美麗的情詩。有人說鄂君在聽懂了這首歌,明白了越女的心之後,就微笑著把她帶回去了。但是,在黑暗的河流上,我們所知道的結局不是這樣。
 
 
  副標借用了席慕蓉《在黑暗的河流上》的原題。個人覺得以這首新詩來詮釋《歌劇魅影》中魅影的愛情很適合。他們講的同樣是單戀、對所愛之人的思慕,無奈對方並不知情、或者無法領會那份深沉激烈的愛……於是發出了「心悅君兮君不知」的慨歎。
  席慕容的副標為「讀《越人歌》之後」,於是當中亦出現《越人歌》的歌詞,其實《在黑暗的河流上》便是化用《越人歌》原文的再創作。關於《越人歌》,因為前幾年馮小剛電影《夜宴》的影響,不少人對此歌並不陌生。《夜宴》說的是「相思相望不相親」的寂寞,《歌劇魅影》說的是「未妨惆悵是清狂」的寂寞。
  同樣是寂寞,但兩者間卻是截然不同。

 
  「燈火燦爛 是怎樣美麗的夜晚/你微笑前來緩緩指引我渡向彼岸」
  讓人想起第二段演唱歌劇魅影〉(The Phantom of the Opera)時,魅影從鏡中現身,引領克莉絲汀前往他地底的居所。當兩人在小舟上唱到:
  「妳的(我的)心靈和我的(你的)聲音是一體的/歌劇魅影就在那裡/在妳我的心中!」
  個人特別喜歡這段,除此便是《唐璜的勝利》中的無法回頭的起點〉(The Point of No Return)。也許是因為在演唱時,克莉絲汀的心中別無其他,只有魅影;也只有在兩人合唱時,魅影無望的愛情才終於獲得對方的回應。
  「怎樣美麗而又慌亂的夜晚啊/請原諒我不得不用歌聲/向俯視著我的星空輕輕呼喚」
  於是〈夜的樂章〉(The music of the night便成為魅影內心對克莉絲汀發出的思慕低歎。比較可惜的是兩人最終無法圓滿,固然有夏尼子爵的因素在,但主要原因應該是溝通不良所造成。
  比如兩人獨處時,魅影沒有低喃愛語或者歌頌克莉絲汀的美貌,反倒說起自己的音樂,我是克莉絲汀也覺得魅影根本不愛我,他愛的只有他的音樂啊!The music of the night最末,魅影溫柔地撫著克莉絲汀沉睡的臉龐,輕輕唱出:「妳一個人就能讓我的歌曲飛馳了/幫助我做出夜晚的音樂……」由此可見魅影對克莉絲汀的感情,更多是建築在「音樂」這個共同理念上。
  至於克莉斯汀心中對魅影或許有參雜孺慕的尊敬之情,魅影於她而言,亦師亦友,某些層面上更取代了父親的角色(音樂天使);因此在她單純的心靈中並未將魅影當成戀愛的對象。而魅影在平日與她的相處上,應該也從未表現出自己對克莉絲汀的愛意,因此克莉絲汀才會對夏尼子爵說:「音樂天使是很嚴厲的。」在沒有愛情基礎下,突然看見自己穿著結婚禮服的畫像吃驚昏倒也就不奇怪了。
  不過造成這段愛情半途夭折最大的原因,應該是克莉絲汀無意間將魅影的面具揭開。在克莉絲汀心中,音樂天使應該是溫柔體貼、完美無瑕的,偏偏在重要的初次約會(?)便讓克莉絲汀見到魅影性格中喜怒無常、暴躁易怒的一面。
 
  真面目被窺見的魅影憤怒地大罵克莉斯汀是愛窺探的潘朵拉、虛假的妖女,但最終還是壓抑不住內心洶湧的愛潮,放下高傲的尊嚴對她傾訴心底最深沉的秘密……
  當他悲涼地唱出:「它比你的夢境還怪/你敢看我嗎/還是你能忍受想到我/這噁心的怪物,在地獄裡燃燒/卻暗地裡渴望著天堂/暗地裡……暗地裡/克莉絲汀/恐懼可以轉變成愛/你會學著去瞭解 發覺這個男人/怪物背後的男人,這個……/令人作嘔的死屍,像頭野獸/卻暗地裡夢想成為俊美的男人/暗地裡……暗地裡/噢,克莉絲汀……」
  電影原聲帶裡沒收錄這段,所以是看電影字幕一個字一個字打的。個人倒覺得這段頗重要,戲劇化的說法便是「命運敲響了毀滅的鐘聲」。當克莉絲汀將面具遞還給魅影,便暗示這段愛情的結局。克莉斯汀拒絕了魅影的示愛,倘若她能接受魅影的一切,包括那殘缺的容顏,就不應該做出這樣的舉動。因為外貌只對不認識的人有意義,對於真正愛你的人而言,是不會在乎長相美醜的。即使用「不想傷害他的自尊」也無法自圓其說,畢竟魅影是如此驕傲的人哪!才華洋溢、驚才絕艷,卻願意在她面前唱出內心的恐懼、內心的惶惑……他早已放下了自己的尊嚴、低下了高傲的頭顱。
  在愛情的面前,任何人都是卑微的……「愛情的另一個名字叫卑微,處在婚戀中的你,總有一天會明白,如果一個人在你面前表現得卑微,那是因為他真的愛你。」
  話說回來,這次因為魅影的選角實在太帥,以致於夏尼子爵活像可憐的路人甲……很多人也應該同我般,不了解為何克莉絲汀會棄魅影選子爵。明明唱The Point of No Return〉時被魅影迷得團團轉,可憐的夏尼子爵都快哭了……但如果以現代麵包與愛情觀點來看,又會覺得克莉絲汀的選擇合情合理……愛情果然不能當飯吃,無奈。

   「我幾乎要錯認也可以擁有靠近的幸福/從卑微的角落遠遠仰望/水波蕩漾 無人能解我的悲傷」
  在那個雪夜裏,夏尼子爵和克莉絲汀兩人在陽台上互訴愛意,合唱〈對你的冀求〉(All I ask of you)魅影躲在一旁偷聽……當兩人攜手離去後,魅影緩緩拾起遺落在雪地上的紅玫瑰,他送給克莉絲汀的禮物……如今也如同主人一般被人所遺棄、遺忘……強忍淚水握著玫瑰的模樣,令人黯然神傷。
  由愛到恨只需要一個瞬間。恍惚間,耳邊竟依稀傳來克莉絲汀與夏尼子爵合唱的聲音……當魅影將玫瑰捏碎,艷紅的花瓣紛飛飄落,映襯白雪皚皚,竟恍如鮮血一般。他無法忍受、無法忍受克莉絲汀不選擇他,卻挑了一個青澀的毛頭小子。於是憤而唱出「你們將註定要分離/這就是我魅影的……期盼!」(此處的音樂同樣為〈All I ask of you〉,歌詞不同,原聲帶譯為〈魅影的冀求〉。

   「所有的生命在陷身之前/不是不知道應該閃避應該逃離/可是在這樣美麗的夜晚裏啊/藏著一種渴望卻絕不容許」
  魅影銷聲匿跡的三個月後(原著裡是六個月,電影版將時間縮短),劇院裡舉辦了化妝舞會,克莉絲汀也與夏尼子爵訂婚,所有的事情看似往好的方向發展……但在曲調熱鬧華麗的化裝舞會〉(Masquerade)驟然轉折到〈The Phantom of the Opera〉魅影現身的出場樂中,人們高聲驚呼,一身火紅裝扮的魅影,宛若撲火的飛蛾般,再次鬼魅現身於世人眼前。
  我實在搞不懂,是演員的問題還怎的,每次魅影出場歌唱,克莉絲汀就彷彿中邪(?)一般,視線緊隨著魅影,神情之入迷沉醉,眼睛眨都不眨;莫怪乎魅影會覺得克莉絲汀對他有意思……身為觀眾的我都這麼覺得了,該說什麼好,對人家沒意思就明確拒絕嘛!何必用勾魂眼電人哩?一邊跟子爵訂婚、一邊同魅影勾勾撘搭,左右逢迎……可惜每次在克莉絲汀的心稍微偏向魅影時,魅影自己又將大好機會破壞。兩人凝視相望那段頗有戲,果然是「小別勝新婚」嗎?(誤)當魅影襲胸(?)的瞬間,克莉絲汀竟還露出嗑藥般恍惚的微笑……(我實在很不想用嗑藥來形容,可事實就是如此嘛~)結果是魅影眼睛太利瞄到偽裝成項鍊的鑽戒,萬分不爽將項鍊扯了下來……沒想到反而把克莉絲汀嚇醒了。太可惜了,否則應該可以順勢將克莉絲汀拐走。
  憑空冒出火焰消失這幕挺帥,不愧是魔術師。
  後面透過葛瑞小姐之口,觀眾終於了解魅影從前悲慘的遭遇……我本來一直以為魅影和葛瑞小姐間有特殊的情愫存在,畢竟兩人眼神交會間常有曖昧的光輝流轉,對於救了他又幫助他找到棲身之所的葛瑞小姐,在魅影的心中應該有著特殊的地位,所以他才會放任葛瑞小姐將子爵救出(明明那是消滅情敵的大好時機)、而葛瑞小姐也時常協助魅影:比如在克莉絲汀面前稱讚魅影、當眾人嘲諷時出聲警告。
  遺憾的是在電影中關於這點並沒有太多著墨,或許是想塑造魅影初戀的唯一性與特殊意義,但個人卻覺得,倘若魅影曾在上一段的感情失敗(與葛瑞小姐之間),那麼對克莉絲汀施行所謂的「光源氏計畫」便不足為奇。依照他凡事要求完美、近乎偏執的性格,之後對克莉絲汀幾近病態的執著、不惜毀滅所有妨礙者的偏激都有了解釋。畢竟經歷挫折後,總會以失敗為教訓,將阻礙斫於萌芽之初。

   「只求 只求能得到你目光流轉處/一瞬間的愛憐 從心到肌膚/我是飛蛾奔向炙熱的火焰/燃燒之後 必成灰燼/但是如果不肯燃燒 往後/我又能剩下些什麼呢 除了一顆/逐漸粗糙 逐漸碎裂/逐漸在塵埃中失去了光澤的心」
  魅影為克莉絲汀所寫的新劇《唐璜的勝利》中,為了挽回愛人,他不惜殺了男主角代替他上台唱出The Point of No Return〉……此時的魅影已沒有最初的霸氣與狂傲,雖然歌詞中仍有肯定的意味,動作也充滿魅惑,引誘著克莉絲汀搖擺的心……可從魅影口中唱出,卻隱隱有著絕望的癲狂……此時的他不過是為愛痴狂的凡人,為挽回愛人的心盡他最後的努力,他再也無法回頭了。
  當他唱出:「我已讓妳見識/這激情將融化並結合/在妳心中,妳早已屈服於我/放下所有防備,徹底屈服於我/現在妳跟我在一起,沒有二心/妳已下定決心/下定決心……」歌詞中充滿確切的成分,但魅影眼中卻滿是惶惑不安,他企圖催眠克莉絲汀回到他身邊……

  「跨越無法再回頭的起點/不能再回頭瞥視/我們假裝的遊戲到此已結束/跨越任何懷疑的思慮/抗拒已不再有用/放棄思考並讓夢境降臨/狂暴的情感將吞沒心靈/豐沛的慾望將一洩而出/甜美的誘惑正橫亙前方/跨越無法再回頭的起點/這最後一道門檻/無以言喻的秘密正等著我們/就在那無法再回頭的……起點之後。」魅影唱出最後的懇求,並要求克莉絲汀做出抉擇。比較特別的是,唱到「我們假裝的遊戲到此已結束」時,魅影瞥了一旁的葛瑞小姐一眼,眼神似乎暗藏了許多深意……

  可惜克莉絲汀唱出的承諾到頭來不過是個謊言。魅影何嘗不知呢?整間劇院都在他的掌控之下,加上有葛瑞小姐為眼線,恐怕他早已知道夏尼子爵設下的陷阱,但他依然上台了。即使只有一剎那也好,只要克莉絲汀的眼裡有他、心中惦記著他,那他也就心滿意足了……
  兩人合唱完後,場中一片寂靜,魅影擁著克莉絲汀,附在她耳邊低聲唱著〈All I ask of you〉,那曾是她與夏尼子爵間愛情的誓言,魅影在此處以沙啞憂傷的語調,深情款款地唱出對克莉絲汀的冀求……令人聽之心碎神傷。
  「請妳告訴我/此生此情不渝/引領我走出孤獨/說妳需要我陪伴/陪在妳身畔/無論去何處,都讓妳我形影不離/克莉絲汀……那就是我對妳的——」

 
插花電影中被刪減的部份——No one would listen
  個人非常喜歡這段,據說是夾在〈Masquerade〉和〈Don Juan〉之間。剪掉太可惜了,因為不少人無法體會魅影對克莉絲汀狂熱的愛情從何而來……但此處卻將魅影的心聲闡述得淋漓盡致……傑佛瑞巴特勒深情憂鬱的嗓音,唱出魅影隱藏在冰冷面具之下,深切熾熱的愛情……從日常擺設中可看出,魅影對克莉絲汀的用情之深,他的生活週遭滿滿的都是克莉絲汀,他只為了克莉絲汀而活……
  可以說,沒有這段的魅影充其量不過是個變態跟蹤狂,但加上這段,魅影的形象就變得更鮮活、更有人味;也越發讓人同情……
 
「No one would listen 沒人願意聆聽,
No one but her 只有她凝神細聽
Heard as the outcast hears 我這一個被這世間驅逐的聲音。
 
Shamed into solitude 我羞愧地走進孤獨,離群索居,
Shunned by the multitude 我被眾人閃避離棄,
I learned to listen (就這樣)我學會靜靜地傾聽,
In my dark, my heart heard music 在黑暗中,我的內心樂音悠揚。
 
I long to teach the world 我多麼渴望教導世人,
Rise up and reach the world 觸摸這個世界。
No one would listen 沒人願意聆聽,
I alone could hear the music 只有我聽得到音樂。
 
Then, at last, a voice in the gloom 然後,直到最後,我聽到你自幽暗處傳來一陣聲音,
Seemed to cry I hear you 似乎在哭泣,
I hear your fears 我聽到了你的恐懼,
Your torment and your tears 你的苦痛與眼淚。
 
She saw my loneliness 她看到我的孤寂,
Shared in my emptiness 分享我的空虛,
No one would listen 沒人願意聆聽,
No one but her 只有她凝神細聽
Heard as the outcast hears 我這一個被這世間驅逐的聲音。
 
No one would listen 沒人願意聆聽,
No one but her 只有她凝神細聽,
Heard as the outcast hears…… 我這一個被這世間驅逐的聲音。」
 
  真正孤獨的是誰呢?倘若不孤獨,又為何現身教導年幼的克麗絲汀?明明是自己渴望他人的陪伴、渴求被人所需要,卻始終無法坦率開口……或許是童年悲慘的遭遇,使他對世人抱持冷淡的疏離,他煢然獨立於幽深的地底,在冰冷淒清的黑暗中尋求溫暖與光明……曾經他以為自己找到了,但最終卻是曇花一現的錯覺……幸福消失的速度如此之快,快得讓他措手不及,上一刻還握在掌心中的柔軟,下一刻卻已然失落……孤寂太久的心,再也無法忘懷溫暖的滋味,他如何能甘心、如何坦然放手重回幽冷的黑暗?
  克莉絲汀最終還是無情地扯下魅影的面具,在此不得不佩服一下這位大姐,明明眼裡還泛著淚光,一副深受感動的模樣;下一秒竟能絕情地將魅影的真面目曝露在眾人眼前。也許魅影的心中還抱著期待,認為克莉絲汀未必如此殘忍,可惜最後等著他的依然只有失望……面具被揭開的瞬間,不理會眾人的驚呼,他靜靜望著克莉絲汀,眼神中沒有憤怒、沒有怨懟,只有最深沉的無奈與悲傷……於是他絕望地割斷水晶吊燈的繩索,抱著克莉絲汀墜入烈焰之中……即使是地獄,他也要她一同隨行!
 
  「在傳說裏他們喜歡加上美滿的結局/只有我才知道 隔著霧濕的蘆葦/我是怎樣目送著你漸漸遠去」
  當克莉絲汀為救勞爾(夏尼子爵)吻上魅影的唇時,魅影臉上露出似哭似笑的複雜表情……本該甜美的親吻在此時卻顯得如此苦澀。在那瞬間,魅影終於看清克莉絲汀對他自始至終都沒有愛情,只有同情與憐憫……而同情永遠也不會變成愛情,兩者雖相似,本質上卻天差地別。他突然覺得自己當初的執著如此可笑,可悲復可憐,也許他愛的始終是他心中幻想出,那個只屬於他的「克莉絲汀」……
  他活在自己的想像中,不願正視現實的殘酷;他可以接受真心付出的愛情得不到回報,卻無法容忍假同情為愛的欺瞞……
  於是魅影決定放了他們,要夏尼子爵帶著克莉絲汀走得遠遠的,忘了他、忘了這一切……當他孤獨地坐在燭光裡對著猴子音樂盒低聲唱著Masquerade〉歡樂的旋律,對照此情此景,顯得更加淒涼。
  「化妝舞會!假面的遊行!/化妝舞會!隱藏你的臉/好讓世上的人找不到你……」他的一生,始終生活在世人異樣的眼光下,因此他才會發出「這面具,是我第一份無情的衣飾!」「這張臉,扼殺了我們的愛情……」的慨歎。無知的世人無法領略隱藏在外貌下的才華,他們的眼中只見得到表象,卻不願去瞭解蘊藏其下的真實……
  克莉絲汀出現時我還高興了一下,想說電影版該不會幫魅影翻案,讓克莉絲汀與魅影兩人修成正果,結果只是來還戒指的,大姐算你狠!
  魅影落淚那幕看得心裡無比苦澀……他癡癡微笑著對克莉絲汀唱:「克莉絲汀我愛妳」,當克莉絲汀走向他時,他的眼中依然存著微弱的期待與希冀,認為克莉絲汀或許、哪怕萬分之一的可能、願意回到他的身邊……但最終等著他的依然是無情的拒絕。他無法親眼見著克莉絲汀離開他的生命,於是他閉上眼,隱忍許久的淚水再也無法抑制地滑落……
  耳邊再度傳來〈All I ask of you〉熟悉的旋律,但他依然如同那個寒冷無情的雪夜般,不過是個旁觀者罷了……主角從來不是他、不會是他。
  他目送他們乘著小舟離去,克莉絲汀最終的回眸,魅影輕輕唱出〈The music of the night〉的歌詞:「妳一個人就能讓我的歌展翅翱翔……」他深情溫和的目光,不再有當日的瘋狂,只留下苦澀的祝福。

  「當燈火逐盞熄滅 歌聲停歇/在黑暗的河流上被你所遺落了的一切/終於 只能成為/星空下被多少人靜靜傳誦著的/你的昔日 我的昨夜」
  伴隨黑白的畫面,時間再次回到1917年,年邁的夏尼子爵帶著拍賣會上標得的猴子音樂盒來到克莉絲汀墓前。
  夏尼子爵……不,伯爵,深深歎息,目光無意間瞥到靜靜放置在角落,一朵鑲著鑽戒的玫瑰……
  他神情複雜,淚水幾乎溢出眼眶,他知道是誰送來這朵玫瑰。
  在一片黑白之中,唯有玫瑰花逐漸顯現它嬌嫩艷紅的色澤,彷彿象徵魅影永恆不變的愛情與守候……
  MV道出觀眾內心真正渴求的完美結局……可惜卻只能存於想像之中。
 
  他們彼此的靈魂互相吸引,共同分享心底的孤獨與最深的秘密。
  在每一個清冷的夜晚,有他溫柔的歌聲伴我入睡……
  兩顆孤寂的心相互依靠取暖,純然相信這就是幸福。
 
  當窗外陽光射進,我終於明白,想像中的愛情不過是甜蜜的錯覺。
  因寂寞彼此依賴、因寒冷渴求溫暖……靠得再近也無法填補心靈的缺角。
  我不是照耀你黑暗的陽光、你也不是父親派來的音樂天使。
 
  欺騙與謊言撕裂脆弱的連結,我和你、你和我間,除了音樂,一無所有。
  蒼白的面具掩蓋彼此的真心,熱情的誓詞化為空洞的虛言,我們皆已無法回頭——
 
  願上帝賜我勇氣,讓我向你證明,你並不孤獨……
  最初亦是最後的吻,你冰冷顫抖的唇瓣有苦澀的滋味……
  跨越不出的那一步,即便再怎樣努力,同情依然不可能成為愛情……
 
  但,為何還有不捨、還有擔憂?
  離別前溫柔回眸,是誰的眷戀?
 
  曾經,有個寂寞的影子,伴我度過童年孤單漫長的黑夜。
  曾經,我天真的以為,我們不是相愛,只是被寂寞打敗。
  如果,上帝願意賜予我,再一次重新選擇的機會——
 
  也許、也許我會……
 
  《在黑暗的河流上》寫的是一位女子單戀的寂寞與苦楚,但在此用來寫魅影對克莉絲汀無望的愛情亦頗貼切,雖然個人並不認為他們兩人在一起就能獲得幸福,性格差距太大,一時的狂熱無法維持長久的婚姻,浪漫或音樂也不能當飯吃。正因《歌劇魅影》存在著遺憾,故能永久流傳,一如《梁祝》、一如《羅密歐與茱麗葉》。
  常有人被劇名所誤,認為此部片是「歌劇」,但嚴格說來應算是音樂劇。音樂是它的主題,原聲帶中最經典的屬莎拉布萊曼和麥可克勞佛的版本。
  莎拉的歌聲超凡脫俗,以致於後來翻唱此劇的女歌手只能落得誰丟得臉比較少的下場……有人認為麥可的聲音稍嫌不夠厚實……就是沒有男子氣概啦!不過卻把魅影的狂妄、溫柔、殘暴、悲傷種種情緒的轉折都詮釋的完美無缺,而且聽起來莫名有種變態的氣質……(沒差,反正魅影本來就是變態。)
  個人也很喜歡電影版傑佛瑞巴特勒的聲音,嗓音渾厚加上扮相帥、憂鬱迷人的闇藍瞳眸、集熱情狂妄和冷酷殘忍於一身的極端光芒;我實在無法理解克莉絲汀為啥會選擇勞爾那個小弟弟啊~~
 
  最後附上YouTube找到莎拉布萊曼和麥可克勞佛的電影原聲剪接版。原版的MV太恐怖,所以還是放上美化後的版本,話說詭異的蛇女和魅影僵硬的動作都讓人超級無言……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安安你好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