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年.軒轅刺》
歌手:朱建華 作曲:曹明皓 作詞:卜磊 (ediq)
 
誰!撥亂了棋盤,散落的車馬,在華夏的土地征戰。
血!流淌出界限,卻分割不了,一張炎黃勇敢的臉。
戰!帶厚重的塵煙,十四人之前,圖騰上還插著銹劍。
簡!祥瑞落成畫卷,指南車推向,北斗之下的阪泉。

衣裳單,單衣不禦風寒。
蠶絲牽,扯落一田稻穗亂。
西陵女,握璋器跪向昆崙那一邊。
今夜,長河月圓,宜灑酒祭天。

赤煉神州逐戰,戰火灼天,桃都建木都斬斷。
明朝十日重顯,問誰能射出,后羿弓中的殘箭。
荒神逐鹿求戰,一手蔽天,傲笑群雄顏。
也許生死一線,血順手中劍。

華夏滄海桑田,填滿千年,雨飛霧漫一場煙。
翻開舊曆一篇,問誰又能,撐開混沌化江山。
軒轅刺血題書,龍背擊鼓,正襟天下亂。
一宿寒山飛虹,葬心中紀年。
 
 
  其實很早就看過《寶蓮燈》了,不過當初特效做的實在是讓我太無言,所以也只是有一集、沒一集的加減看。
  剛巧上禮拜六回家時偶然看到龍祥電影台在播剪接過的精華電影版,老實說,經過刪減的電視劇基本上會讓人看得不求甚解。(汗)因為靠著零碎的片斷你實在很難去拼湊出完整的劇情,只會覺得超級莫名奇妙。至少憑藉從前隱約的印象加上《人生長恨水長東》中的描述,讓我總算想起《寶蓮燈》的故事內容。
 
  很簡單,就是一部勵志小品。主要講述沉香劈山救母的偉大孝心。之前好像也曾拍過動畫電影。
  不過光劈山救母這部份,我在研讀《西遊記》時,也曾看過類似的橋段。
 
  「第六回裏,孫悟空大鬧天宮,在花果山抵住了李天王的十萬天兵,於是觀音菩薩薦二郎神來幫助李天王。這二郎神乃玉皇大帝陛下令甥顯聖二郎真君,見居灌洲灌江口』。連孫悟空也記得當年玉帝妹子思凡下界,配合楊君,生一男子,曾使斧劈桃山的』。
 
斧劈桃山曾救母,彈打梭羅雙鳳凰。』(小說《西遊記》第六回)」
 
  只是主角換成了楊戩——那個在《寶蓮燈》中被描述成只顧鑽營、不顧親情的自私舅舅。
 
  關於楊戩的背景真的很亂,只能說中國人的想像力著實豐富精采,光是來歷起源就有多種版本:或為李冰第二子、或為趙昱、或為鄧遐。隨著朝代的不同有著不同的傳說。《封神演義》中的玉泉山金霞洞玉鼎真人的門人楊戩多少也刻畫了我們在《西遊記》中所見楊戩的身影。
 
  「使一口三尖兩刃刀,穿一件淡鵝黃』戰袍,渾身上下金光照』;他有三昧火眼,現出光華,照耀如同白晝』,還有名叫細腰』的哮天犬,其本相形如白象』,他曾經煉過九轉元功,七十二變化,無窮妙道,肉身成聖,封清源妙道真君』甚至連封號都一字不差。《封神演義》和《西遊記》都是在民間文學基礎上發展起來,最後由文人加工創作而成的,同時由於兩書作者成書年代的確切時間不可稽考,二者誰先問世,迄今仍有爭議,因此出現了兩書相互之間在某些民間傳說故事及細節有所滲透、關聯甚而抄襲的現象。這是不足為怪的。」(以上參照百度百科http://baike.baidu.com/view/303763.htm
 
  雖然故事內容的確是很勵志,也很灑狗血;但令我疑惑的是,一個會說出「只聽調不聽宣」、「不領天庭俸祿,只食人間香火」這種狂妄自負言語的人,當真會是那種甘於被天庭差遣利用的卑鄙小人嗎?一個「心高不認天家眷,性傲歸神住灌江」這樣有著錚錚傲骨的人,又豈是趨炎附勢的逐利之輩?
  更甚者,在天庭諸仙中,堪堪能與齊天大聖孫悟空一戰者,也唯有楊戩而已。這樣的楊戩,有著沙場征戰的歷練謀略、有著千年積累的深厚功力、更有梅山六聖、一千二百草頭神為其後盾;又怎可能敗在一個小小的沉香之下!
 
  有了這樣的疑惑,《寶蓮燈》在我眼中看來變得越發古怪與彆扭。雖然後來經由小玉與龍四公主出面解釋,讓大家知道原來一切都是楊戩為了磨練沉香的苦心經營啊!楊戩實在用心良苦、此情此心可表天地云云之類;然後繼續灑狗血的大團圓結局。
 
  就這樣嗎?真的要這樣結束嗎??直到看完結局,我心中依舊纏繞著許多說不清、道不明的殘念。
 
  太古怪了。
 
  那樣的楊戩不是我印象中的楊戩。
  也不可能會是《寶蓮燈》裡的那個楊戩。
 
  像他那樣驕傲、算無遺漏的人,既然瞞了這麼久,又怎可能在最後功虧一簣?還偏偏是在最後的最後讓人輕易揭開他所有的佈局?如果他的計謀如此容易便讓人拆穿,又哪有可能瞞得過天庭那些活了千萬年無數眾仙的眼呢?
 
  這樣的結局,實在太牽強。我無法接受。
 
 
  幸好在無意間看了《人生長恨水長東》,不可否認,三位大大在某些層面上確實過度美化了楊戩,劇情上也有單純為虐而虐、無意義的拖杳情節。(竊以為在一百二十九章完結是比較恰當的,後面的地獄行以及玉帝才是幕後大魔王之類的設定稍嫌累贅。不過對沉香的安排倒是非常滿意。「養兒方知父母恩」只有親身經歷方知其中苦痛。)但至少在他們筆下的楊戩,沒有為映襯他人而遮蔽了自身的光采、沒有口號般的慈悲博愛、沒有因成全而被抹黑塗改;而只是實實在在、嶔崎磊落的我心中的那個楊戩。
 
  他自私、他驕傲、他自負、他不擇手段、他性情極端、他為達到目的不惜一切。
 
  他執著、他護短、他念舊、他永不放棄、他容易滿足、他為守護親人放棄一切。
 
  他,只是這樣的楊戩。
 
 
  最近在重看第二遍《人生長恨水長東》,接下來應該還會再發幾篇相關書評。感覺楊戩這個人有很多值得為他平反的地方。我這人就是愛爭議性人物啊!好比曹操……
 
  話說當初是想看楊戩和沉香之間有沒有蝦米曖昧情節,扇子搧風那幕真的頗有萌點(羞)結果看完書後,整個對沉香那小屁孩失望透頂。反倒對忠心護主的哮天犬超有邪念……好糟糕啊我!囧。
  不過大俠的二郎神扮相真的太帥太帥了啦!!★*"`'*-.,_,.-*'`**ˋ(  ̄▽ ̄)ˊ**
  是說最早對大俠的印象是《花木蘭》耶!其實我還蠻愛奶油的……(默)這樣有曝露出我的年齡嗎?!(驚)
 
  最近聽說《寶蓮燈前傳》已經殺青了,預計今年後半年有可能會上映,不過台灣會不會播就難講了。
 
內容提要:
  玉帝的妹妹瑤姬私婚凡間書生楊天佑,生下楊蛟、楊戩、楊嬋三個孩子。玉帝得知後,殺了楊天佑和楊蛟,將瑤姬壓在桃山之下,楊戩和楊嬋在哪吒和天蓬元帥的幫助下僥倖逃脫。楊戩拜師練武,劈開桃山救出母親,玉帝又派出十個兒子——十個太陽曬死了瑤姬。楊戩悲憤難當,殺了九個太陽。玉帝無奈,封楊戩為顯聖二郎真君,封楊嬋為三聖母。玉帝封楊戩為司法天神。楊戩憑藉手中的權利,幫助下界的人們逃離了天庭的無理責難,幫助八公主私嫁草原雄鷹巴特爾,幫助平反了許多冤案……而這時,三聖母私配劉彥昌。身為司法天神的楊戩異常痛苦,不得已,親手把妹妹壓在了華山之下。從外甥沉香的身上,楊戩看到了自己的影子。他終於意識到,「情」沒有錯,錯在了天條。為了使大家都擁有愛的權利,為了一幕幕愛情悲劇不再重演,他終於動了修改天條的念頭。
 
 
 
  順便附上一篇我覺得寫得很好的評論:http://blog.pixnet.net/annsi/post/11270647 大大的文筆很好^^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安安你好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